10.3760/cma.j.cn321761-20210304-00341
氯胺酮上调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在创伤后应激功能障碍动物模型中的作用
目的:探讨氯胺酮是否可改善创伤后应激障碍(post-traumatic stress disorder, PTSD)的焦虑抑郁症状及可能的机制。方法:成年雄性C57BL/6小鼠48只,6~8周龄,按照随机数表法分为4组(每组12只):对照+生理盐水组(CN组)、对照+氯胺酮组(CK组)、PTSD+生理盐水组(PN组)、PTSD+氯胺酮组(PK组)。采用不可逃避足底电击法建立PTSD模型。CK组和PK组在建模后30 min腹腔注射氯胺酮2.5 mg/kg,连续注射14 d。建模后第15天行旷场实验,第16天行高架十字迷宫实验,第17天处死小鼠取脑组织,采用实时荧光定量PCR检测海马组织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rain-derived neurotrophic factor, BDNF)mRNA水平,采用高尔基染色法观察海马组织锥体神经元树突棘密度(以下简称树突棘)的变化。结果:在旷场实验中,4组小鼠探索路程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与CN组比较,PN组在旷场实验中中央格停留时间缩短(
P<0.05),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开放臂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减少(
P<0.05),海马组织BDNF mRNA水平和树突棘密度降低(
P<0.05);与PN组比较,PK组在旷场实验中中央格停留时间延长(
P<0.05),在高架十字迷宫实验中开放臂进入次数和停留时间增多(
P<0.05),海马组织BNDF mRNA水平和树突棘密度增加(
P<0.05)。
结论:PTSD模型小鼠出现明显的焦虑抑郁样行为,可能与海马组织BDNF mRNA水平和树突棘密度减少有关;氯胺酮可增加海马组织BDNF mRNA水平,提高树突棘密度,从而缓解PTSD小鼠的焦虑抑郁样症状。
创伤后应激障碍、氯胺酮、脑源性神经生长因子、焦虑、抑郁
42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81801081,81801074;河南省医学科技攻关计划省部共建项目SB201902016;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81801081, 81801074;Henan Province-Ministry Co-construct Key Medical Science and Technology ProjectsSB201902016
2023-05-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795-7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