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760/cma.j.issn.1673-4378.2017.02.008

非胸腹部手术拔管时右侧膈肌运动的超声评价

引用
目的 探讨应用床旁超声测量非胸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术后达到临床拔管指征时右侧膈肌运动幅度的临床效果. 方法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选择接受非胸腹部手术全身麻醉患者110例,分为男性组(56例)和女性组(54例),术前使用M型超声记录患者平静呼吸时膈肌运动幅度.术中依据HR、BP等调整用药,维持麻醉深度,手术结束前30 min停止追加肌肉松弛药,手术结束后患者进入PACU,使用2~5 MHz超声探头,右锁骨中线肋缘下以肝为声窗,用M型超声记录达到临床拔管指征平静呼吸时的膈肌运动幅度,拔管后10、30 min平静呼吸时膈肌运动幅度,并记录拔管时间、拔管时Ramsay镇静评分,患者持续抬头5s时间. 结果 与麻醉前[男(16.8±2.6) mm,女(14.6±1.6) mm]比较,拔管时[男(13.1±1.4) mm,女(12.4±1.2)mm]两组膈肌运动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0 min[男(15.7±2.7) mm,女(13.9±2.1) mm]、30 min[男(16.1±2.6) mm,女(14.3±2.0) mm]两组膈肌运动幅度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与拔管时比较,拔管后10、30 min两组膈肌运动幅度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拔管后10 min与拔管后30 min比较,两组膈肌运动幅度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两组拔管时间、Ramsay镇静评分、持续抬头5s时间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 超声测量右侧膈肌运动有较高的可操作性和可重复性,在PACU对于评价麻醉恢复期膈肌功能的恢复具有可行性.

超声、拔管、膈肌、运动幅度、非胸腹部手术

38

R61;R47

2017-04-1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28-13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国际麻醉学与复苏杂志

1673-4378

32-1761/R

38

2017,38(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