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4130.2018.05.013
登革热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及临床意义
目的 分析登革热患儿血小板参数的变化特点,探讨其在登革热诊治、预后中的应用价值.方法 分析69例登革热患儿急性发热期及缓解期血小板参数的变化情况,并与103例健康对照组儿童进行比较,通过比较肝功能损伤组与肝功能正常组,凝血功能异常组与凝血功能正常组,重症组与轻症组登革热患儿之间血小板参数的差异,探讨登革热患儿血小板减少的原因,了解骨髓生成血小板的情况.结果 登革热患儿急性发热期组大血小板比率(P-LCR)、血小板体积分布宽度(PDW)、血小板平均体积(MPV)明显高于健康对照组(P<0.01),血小板压积(PCT)、血小板计数(PLT)明显降低(P<0.01).肝功能损伤患儿的MPV明显低于肝功能正常的患儿(P<0.05),其他血小板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重症组登革热患儿PLT、PCT明显低于轻症组(P<0.05),其他血小板参数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凝血功能异常患儿和凝血功能患儿比较,各项血小板参数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血小板参数在儿童登革热的诊治、预后评估中有一定的价值.
登革热、血小板参数、预后
39
R183.5;R446.11(流行病学与防疫)
广东省中医药局资助项目20151052;广州市中医药和中西医结合科技项目20162A011012
2018-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62-56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