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4130.2012.09.023
2005年与2010年大量输血患者临床用血对比分析
目的 为制定大量输血患者合理成分输血的治疗方案提供依据.方法 回顾2005年和2010年大量输血患者各种血液成分输注情况,分析不同性别、血型、治疗结果的患者人均红细胞输用量,计算不同科室患者各血液成分搭配输注比例,比较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变化.结果 2010年较2005年总用血量增加,主要为血浆用量增加,红细胞用量减少;女性患者、AB血型患者人均红细胞用量低于男性患者和其他血型患者,死亡患者明显高于治愈患者,两年统计结果一致;不同科室选择各种血液成分应用比例不同,2005年红细胞∶血浆比例为7.9∶1.0,患者死亡率为21.62%,比2010年(红细胞∶血浆比例为2.1∶1.0,患者死亡率为4.44%)明显增高(χ2=4.9,P<0.05);输血后患者凝血功能检测2005年凝血酶原时间(PT)、凝血酶时间(TT)、活化部分凝血时间(APTT)比2010年明显延长,纤维蛋白原(Fg)降低(P<0.05).结论 大量输血时根据病情制定合理输血方案,选择有效血液成分,可减少大量输血并发症的发生,提高抢救成功率.
输血、红细胞、悬液、血液成分除去法、成分应用比例
33
R45;R5
2012-06-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页
1075-10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