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1889.2017.01.012
胎源性疾病发生中表观遗传学变化的研究进展
近年来,多项针对“健康与疾病的发育起源(DOHaD)”学说展开的动物实验及流行病学调查研究发现,DNA甲基化、组蛋白修饰及非编码RNA的转录调控等表观遗传修饰可能是引发胎源性疾病的重要机制之一,如nr3c1和11β-hsd-2基因的异常甲基化可影响胎儿神经系统的发育,导致其出生后神经行为的异常即抑郁症、精神分裂症等精神障碍的发生;而组蛋白脱乙酰酶3(HDAC3)可引起胎儿第二心室发育过程中的形态缺陷及细胞外基质异常,与人类先天性心脏病的发病直接相关。现就胎源性疾病发生中表观遗传学变化的研究进展进行综述,可为部分胎源性疾病的预防及临床诊断与治疗提供重要的理论基础及可靠的实验依据。
后成说、遗传、DNA甲基化、RNA、未翻译、胎源性疾病、组蛋白修饰
36
R75;R73
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第十期大学生创新项目2016029;第十期RBL项目2016001
2017-03-09(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9-4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