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3-436X.2015.20.011
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模式对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
目的 探讨压力支持通气(PSV)模式和神经电活动辅助通气(NAVA)模式对重症患者睡眠质量的影响.方法 筛选2013年10月20日至2014年2月28日东南大学附属中大医院重症医学科内有自主呼吸的机械通气患者,排除了颅脑疾病、中枢神经系统疾病、慢性精神疾病患者.研究分为两个连续的3h时段:11 pm~2 am为第一时段,3 am~6 am为第二时段,2 am~3 am为洗脱期.10 pm将起始通气模式随机分配为PSV模式或NAVA模式,2 am更换通气模式(即第一时段为PSV模式的改用NAVA模式;第一时段为NAVA模式的改用PSV模式).机械通气参数由临床医师设置:FiO2≤60%,PS使得VT:6~8 ml/kg,RR<35次/min,SPO2≥90%,NAVA吸气触发灵敏度:0.5 mV.采用脑电双频指数持续监测机械通气患者的睡眠.提取11 pm~2 am(第一时段)和3 am~6 am(第二时段)机械通气患者的睡眠数据进行分析.结果 NAVA模式下重症患者的总睡眠时间明显长于PSV模式下重症患者的总睡眠时间[(159±13) min vs (147±31) min,F=5.655,P=0.030];睡眠效率提高[(89±8)% vs (82±17)%,F=5.655,P=0.030].非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的第1、2期睡眠时间基本一致[(105±37) min vs (115±37) min,F=0.022,P=0.883];慢波睡眠无明显改变,差异无统计学意义[67 min(23~79) vs 31 min(4~56),U=26.5,W=71.5,P=0.215].PSV模式和NAVA模式下均未监测到快速眼球运动睡眠.结论 机械通气患者睡眠效率低、慢波睡眠缩短、快速眼球运动睡眠丧失,遭受严重的睡眠剥夺.NAVA模式下重症患者的睡眠质量优于PSV模式下重症患者的睡眠质量.
通气模式、睡眠质量、脑电双频指数
35
R56;R472;R749
2015-12-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1567-15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