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760/cma.j.issn.1673-436X.2007.13.003
有创-无创序贯性机械通气治疗慢性阻塞性肺疾病严重呼吸衰竭患者的时机探讨
目的 探讨慢性阻塞性肺疾病(COPD)所致严重呼吸衰竭(呼衰)患者早期拔管后过渡到面罩机械通气(FMMV)的时机.方法 24例研究对象均以支气管-肺感染为诱因,随机分为A、B两组,每组12例.两组均采取气管插管机械通气(ETI-MV),分别于ETI-MV 2~3 d、6 d拔除气管插管,经鼻导管吸氧(氧浓度为35%)观察1~3 h,不管是否存在呼衰均采取FMMV.观察在拔管后与FMMV之前两组仍存在呼衰的例数、呼吸机相关性肺炎(VAP)例数、死亡例数、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结果 拔管后两组仍存在呼衰例数分别为12和5例(P=0.007);VAP例数分别为0和5例(P=0.019);死亡例数为0和2例(P=0.478);总机械通气时间(15.2±1.6) d和(18.2±2) d(P=0.001);住院时间为(18.3±1.4) d和(20.8±1.8) d(P=0.001).结论 COPD呼衰患者在支气管-肺部急性感染减轻的基础上,于ETI-MV 2~3 d拔管,序贯FMMV是安全可行的,而且可明显减少VAP发生,缩短总机械通气时间和住院时间.
慢性阻塞性肺疾病、呼吸衰竭、机械通气、无创通气、面罩
27
R5(内科学)
2007-08-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967-97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