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7083.2019.05.014
改良入路技术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
目的 探讨改良入路技术对关节镜下前交叉韧带(ACL)重建术后膝关节功能的影响.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5年1月至2016年1月北京市第一中西医结合医院收治的68例ACL断裂患者的临床资料,其中男40例,女28例;年龄18~49岁,平均30.17岁.所有患者均采用改良入路技术进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手术前后分别采用国际膝关节文献委员会膝关节评估表(IKDC评分)、Lysholm评分评价膝关节功能;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评价膝关节稳定性.结果 手术时间为45~80 min(平均53.54 min),手术总出血量为23~50 mL(平均33.14 mL).随访时间为24~36个月,平均29.54个月.术前IKDC评分为(74.13±5.77)分,末次随访时为(94.58±3.17)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0.16,P<0.001);术前Lysholm评分为(67.31±8.89)分,末次随访时为(96.33±4.15)分,差异有统计学意义(t=12.86,P<0.001).所有患者术前Lachman试验及轴移试验均呈阳性,术后均呈阴性.结论 采用改良入路技术进行关节镜下ACL重建术操作简便,股骨骨道定位准确,术后早期可获得良好的膝关节功能.
改良入路技术、前交叉韧带重建、关节镜
40
2019-10-3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15-3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