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3-7083.2018.06.009

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形成的影响因素分析

引用
目的 探讨下肢骨折后深静脉血栓(DV T)形成的影响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3年1月至2016年12月上海交通大学附属第六人民医院南院骨科下肢骨折住院患者住院病历,依据纳入及排除标准选取3191例患者作为研究对象.选取患者一般临床资料(性别、年龄、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脑梗塞、肿瘤、吸烟、饮酒)、临床诊断、术前血浆D-二聚体水平及血管超声检查结果数据.依据下肢血管超声检查是否发现血栓,将研究对象分为血栓组和非血栓组,计算下肢骨折后DV T发生率及不同部位骨折DV T发生率.对下肢DV T形成可能的影响因素进行单因素分析,并进一步采用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确定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下肢骨折后DV T发生率为5.17%,DVT发生率较高的骨折部位为股骨髁间髁上骨折(21.88%)、股骨干骨折(19.55%)和股骨转子间骨折(11.46%).血栓组患者年龄为(62.68±15.16)岁,显著大于非血栓组[(51.75±17.25)岁,P=0.000)].单因素分析显示,年龄、高血压、冠心病、血浆D-二聚体水平、骨折部位对下肢DVT形成会产生影响,logistic多因素回归分析显示年龄、骨折部位是下肢DVT形成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下肢不同部位骨折后DVT发生率存在差异,对DV T高发生部位的骨折(如股骨髁间髁上骨折、股骨干骨折、股骨转子间骨折)应加强DV T预防.高龄、骨折部位是下肢DV 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深静脉血栓、影响因素、骨折、D-二聚体

39

上海市医学重点专科建设项目ZK2015B06

2019-01-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373-377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国际骨科学杂志

1673-7083

31-1952/R

39

2018,39(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