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5293.2022.12.006
探索基于人群队列的孕前适宜体质量指数参考范围
目的 孕前体质量指数(BMI)与孕产妇及其子代健康状况密切相关,但目前尚缺乏针对育龄女性的孕前适宜BMI参考范围,本研究基于人群队列数据对此进行探索.方法 本研究选取2011年6月至2013年6月在武汉市中心城区分娩的84079名孕产妇作为研究对象,通过武汉市妇幼保健信息管理系统随访获取母亲产前保健、分娩及新生儿相关信息.以未发生不良妊娠结局的研究对象作为参考人群,将其孕前BM I的P25~P75作为孕前适宜BM I的参考范围.采用限制性立方样条(RCS)和二元Logistic回归模型,基于早产、低出生体重(LBW)、巨大儿的发生风险对该参考范围进行评估.结果 本研究拟定的孕前适宜BM I参考范围为19.0~21.5kg/m2.RCS模型提示,该范围下三种不良出生结局的发生风险均较低;Logistic回归模型提示,低于此范围孕妇LBW发生风险较高(OR:1.29,95%CI:1.16~1.43),而高于此范围孕妇早产(OR:1.37,95%CI:1.26~1.49)、LBW(OR:1.38,95%C I:1.25~1.52)和巨大儿(OR:1.49,95%C I:1.40~1.58)发生风险均较高,P<0.05.同普通成人适宜BMI范围(18.5~23.9kg/m2)相比,在本研究拟定的孕前适宜BMI参考范围内,早产(3.71%vs 3.50%)、LBW(2.49%vs 2.30%)和巨大儿(6.74%vs 6.41%)的发生率更低,其中,LBW和巨大儿的降低有统计学意义(χ2值分别为3.856、4.403,P<0.05).结论 本研究推荐以19.0~21.5kg/m2作为育龄女性孕前适宜BMI参考范围,对获得较好出生结局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孕前体质量指数、早产、低出生体重、巨大儿、队列研究
33
R173(妇幼卫生)
湖北省自然科学基金;武汉市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科研项目
2022-12-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34-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