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3-5293.2016.11.033
新辅助化疗局部晚期宫颈癌前后 Ki-67、P-gp表达水平及临床意义
目的:探究Ki-67核抗原(Ki-67)、P-糖蛋白(P-gp)在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前后的的变化,分析其与化疗疗效及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为新辅助化疗的敏感性指标的确定提供理论基础。方法随机挑选来永康市妇幼保健院行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Ⅰb2~Ⅱb期宫颈癌患者50例,采用免疫组化的方法检测化疗前后宫颈组织中Ki-67、P-gp的表达,计算并分析其表达变化及与化疗效果和敏感性之间的相关性。结果宫颈癌新辅助化疗的总体有效率为86%,稳定的有7例,无患者表现为进展;Ki-67化疗前的阳性表达率为90.00%,显著高于化疗后的6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3.67,P<0.05),P-gp化疗前阳性表达率为56.00%,化疗后为85.00%,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21.98,P<0.05);化疗前Ki-67阳性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91.11%,显著高于Ki-67阴性的化疗有效率(χ2=9.67,P<0.05),而化疗前P-gp阳性的患者化疗有效率为39.29%,P-gp阴性的有效率100.00%,差异也具有统计学意义(χ2=10.85,P<0.05)。 Ki-67和P-gp的炎性表达呈现负相关关系( r=0.5872,P<0.05)。结论宫颈癌新辅助化疗后与化疗前相比Ki-67阳性表达率降低,P-gp阳性表达率升高,可为临床治疗提供依据。
局部晚期宫颈癌、宫颈癌新辅助化疗、Ki-67、P-gp、相关性
27
R711.7(妇产科学)
2016-12-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393-1395,13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