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大主教之死》中物的社会生活
本文以物质文化研究视角考察《大主教之死》中三份礼物的"社会生活",探究物的轨迹中隐藏的历史文化内涵及作者凯瑟的创作与其所在时代之间的形塑关系.第一份礼物的流动轨迹见证了 19世纪美国的文化融合;第二份礼物由"物"转变而来,呼应了 19世纪末的"宗教身份与国民身份之争",表现出天主教美国化过程中的自我调适;第三份礼物自"神圣之物"向商品偏移,展示出天主教在美国经济中的深度参与.三份礼物的"社会生活"呈现出美国社会转型期文化、社会图景,呼应了文化物质主义的主要观点,揭示了凯瑟对物质与精神间的悖论关系的独特思考.
薇拉·凯瑟、《大主教之死》、礼物、商品
F112.2;B976.1;G206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18YJC752016
2022-11-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128-13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