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210.2019.05.007
产业结构、农民收入结构对耕地非粮化的影响
近年来我国耕地非粮化现象越来越普遍,对我国经济发展与粮食安全产生隐患.选取并整理中国31个省 、市 、自治区2000—2017年的数据,通过构建面板数据模型,从产业结构 、农民收入结构角度分析了我国省域层面耕地非粮化的驱动机制.研究结果表明:2000—2017年,我国耕地非粮化面积和比率呈现先增长后下降再增长的总体趋势,经济作物产业发达的省份耕地非粮化情况更为严重.产业结构 、农村居民收入结构对耕地非粮化面积和耕地非粮化率都有显著影响.产业结构中,一产比重和三产比重对耕地非粮化面积及耕地非粮化率有显著的负向作用,而二产比重对耕地非粮化面积和非粮化率均有显著的正向影响.农民收入结构中,工资性收入比对耕地非粮化面积和耕地非粮化率均有显著的正向作用;家庭经营性收入比对耕地非粮化面积起正向作用,但对耕地非粮化率影响作用不大;财产性收入比对耕地非粮化面积和耕地非粮化率均有显著的负向影响.为促进适度耕地非粮化,应尽快对耕地过度非粮化现象采取针对性管控.
产业结构、农民收入结构、耕地非粮化、面板数据模型
36
F301.21(农业经济理论)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41871173
2019-11-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66-7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