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997.2016.02.010
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机制研究:来自甘肃的实证调查
尽管我国扶贫开发政策在近年来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是西部民族地区仍然存在着大量的贫困问题,亟需通过精准扶贫机制来实现脱贫致富。本研究采取量性结合的研究方式,通过针对甘肃省的实证调查来对特困农牧民的贫困问题进行深入考察。研究发现,当前特困农牧民的经济脆弱状况仍然较为严峻,其收入、资产和生计状态均存在着较为广泛的弱势性;该群体的贫困属性以文化贫困和结构贫困为主,排斥性致贫诱因的影响作用比较有限;且当前的反贫策略具有政策倾向性的缺陷,对于文化贫困的关注不足是其现行反贫机制出现漏洞的主要原因。研究建议,未来西部民族地区的反贫工作应当深化对贫困规律的认知,重点推动文化反贫工作的开展,并加强本土性反贫政策的有效性。
西部民族地区、精准扶贫、农牧民、贫困属性、三角观察法
F323.8(中国农业经济)
教育部重大攻关项目“中国适度普惠型社会福利理论和制度构建研究”10JZD0033的成果。
2016-07-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03-1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