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9-4997.2013.02.006
影响农民工职业稳定性的分析框架与实证研究
在城市政府为农民工提供越来越多、更加公平的公共服务的同时,“招工难”现象却并未因此减少.在对“招工难”现象的解读中,供给总量的增速减缓是一个方面,农民工职业的高流动性也不容忽视,因为农民工的频繁流动不仅造成企业用工成本增加,而且因摩擦性失业的上升放大了市场用工的紧缺现象.本文在基础理论和相关文献研究的基础上,初步拟定了一个影响农民工职业稳定的分析框架,拟从个体特征、经济水平、流动经历和职业满意度四个方面测量具有显著性的影响因素.本文的研究结论表明,新一代农民工教育程度有所提高,形成了较高的求职期望,但农民工难以从提高的教育投资中获得物质利益,因而职业流动性增强,流动经历没有对农民工的职业稳定性产生惯性的持续影响.与客观的工资水平相比,主观的工作发展、工作待遇和工作条件满意度才会对职业稳定性产生显著正效应,且尤以工作发展满意度最为重要.
农民工、职业稳定性、公共就业服务
C976.1(劳动科学)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提升我国就业质量的政策研究"项目编号12BGL084
2013-06-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55-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