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3-4307.2019.01.010
对休谟可设想性论题的哲学反思——以必然后验命题为视角
休谟的可设想性论题在“可设想性”和“可能性”之间建立起了逻辑连接,进而成为人们获取模态知识的主要途径.遵此论题,一个陈述的可设想性蕴含其可能性.克里普克在对后验必然命题的存在进行论证时却破坏了二者之间的关联,他主张有些陈述是可设想的,但不可能成立.实际上,必然后验命题与休谟的可设想性论题并不冲突,形而上学的必然性不等同于逻辑上的必然性.但必然后验命题的存在说明,休谟的可设想论题作为获取模态知识的主要路径是不够精细的.有必要对“可设想性”与“可能性”以及二者之间的关系进行细致分析,由此可以获得的教益是:第一,人们的设想行为会受不同规律、法则的约束,从而形成不同的可设想性;第二,根据不同的规律,可以区分出不同类型的可能世界,进而区分出不同层面的必然性和可能性;第三,不同的可设想性和不同类型的可能性之间存在着对应关系.
可设想性论题、必然后验命题、严格指示词、形而上学的可能性
B561.291
北京市社会科学基金项目“模态性的认识论问题研究”15ZXC017
2019-04-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58-6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