种子败育型葡萄胚珠中内源多胺含量与胚珠发育及败育的关系
为探明种子败育型葡萄胚珠中内源多胺含量与胚败育的关系,以种子败育型葡萄和有核对照品种自交果实为试材,研究了不同胚胎发育时期胚珠内源多胺含量的变化规律。结果表明,除有核葡萄Spm含量在胚发育过程中始终表现上升趋势外,葡萄胚珠内源PAs、Put和Spd含量均表现为先升后降的变化趋势。种子败育型葡萄的内源PAs、Put和Spd含量明显低于有核品种的,Spm含量在无核葡萄胚发育后期含量明显低于有核品种的。红宝石无核的(Spd+Spm)/PAs、Spm/PAs表现为下降趋势,火星无核表现为先升后降,而对照的均呈上升趋势。欧亚种葡萄品种的胚珠重量与内源PAs、Spd和Spm极显著正相关,欧美杂种的胚珠重量与Spm显著正相关。胚珠内较低的多胺含量及其胚胎发育过程中多胺含量的大幅度下降是导致种子败育型葡萄胚败育的主要因素。
无核葡萄、内源多胺、胚败育
28
S663.1(果树园艺)
贵州省自然科学基金黔科合J字2006-2043;贵州省果树学科技创新人才团队建设项目黔科合人才团队200888007号;贵州省特色农业产业人才基地项目
2012-04-2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770-7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