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4/j.issn.1000-0593(2023)11-3412-07
景德镇传统陶瓷坯体"二元"配方谱学特性及其出现原因探析
在中国陶瓷史上,景德镇瓷器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据研究:宋元以前,景德镇采用一种瓷石制瓷,即为"一元"坯料配方;元代以后,由单一瓷石转变为"瓷石+高岭土"的"二元"坯料配方.既然"一元"配方在五代至南宋期间已得到了广泛应用,且技术趋于成熟,使景德镇白瓷达到现代细瓷的标准,为何进入元代反而要在瓷胎中引入使烧成技术难度增大、成本增加且该地区储存量不多的高岭土?其原因究竟是必然还是偶然?通过梳理大量文献资料和模拟实验,并采用WDXRF、XRD、SEM等现代测试分析手段,从当时社会、技术和经济角度分析景德镇传统陶瓷坯体"二元"配方的优势及高岭土引进的历史必然性原因.研究得出:(1)社会因素:由于元代朝廷的政治外交、管理体制、军事战争、对外贸易以及为了适应蒙古、穆斯林和汉民族不同的生活习俗和宗教信仰等对大件器物的需求,需要克服易变形和开裂的缺点,这为寻找更好的原料——高岭土创造了必要条件.(2)技术因素:首先,在原料处理方面,高岭土只需淘洗便可直接使用,这与需进行多次舂碎、淘洗的瓷石相比,具有极大的优越性;其次,"二元"配方瓷胎可以适应当时窑炉前后温差大、烧成温度提高且不易控制的缺点;最后,与"一元"配方瓷胎相比,"二元"配方瓷胎A12O3含量更高,组分数更多、粒度更细,促使莫来石的生成量提高且发育完全,进而使瓷胎烧成温度提高、烧成温度范围拓宽、瓷胎强度增加、不易变形,生产上更易于被窑工控制和掌握.(3)经济因素,"二元"配方的出现,使得景德镇瓷器生产不再是使用单一瓷石一类原料,拓宽了原料范围、延长了陶瓷产业链,从而增加了产品的市场竞争力.综上所述,这三大因素让"二元"配方技术得以出现,并成为历史必然.
景德镇、传统陶瓷、坯体、"二元"配方
43
O657.3(分析化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江西陶瓷文物遗存保护暨御窑研究协同创新项目
2023-11-1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7页
3412-34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