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4/j.issn.1000-0593(2016)04-1090-05
基于低聚壳聚糖的希夫碱化合物与BSA的相互作用
窄分子量分布低聚壳聚糖CSn(n表示壳聚糖的聚合度,n=6,8,11)和对二甲氨基苯甲醛(DMA‐BA)通过缩合反应得到了新型的基于壳聚糖的希夫碱化合物DMABA‐CSn。利用荧光光谱法,同步荧光光谱法,圆二色谱法(CD)和等温滴定微量热法(ITC)研究了DMABA‐CSn 与牛血清白蛋白(BSA)之间的相互作用。通过荧光光谱法探讨了DMABA‐CSn 对BSA的荧光猝灭机制。结果表明,DMABA‐CSn(n=6,8,11)均能使BSA的荧光猝灭,猝灭机制是形成DM ABA‐CSn/BSA复合物的静态猝灭。利用同步荧光光谱法和圆二色谱法考察了DM ABA‐CSn对BSA构象的影响。研究结果表明,BSA的构象在DM ABA‐CSn的溶液微环境中发生了变化。另外,ITC热力学测定结果(ΔH<0,ΔS<0,ΔG<0)表明,BSA与DMABA‐CSn 的作用过程是自发进行的放热过程,二者之间的作用力类型主要是氢键和疏水作用。同时,研究结果也说明在一定的分子量范围内,随着CSn聚合度的增加,DM ABA‐CSn更容易与BSA结合。研究结果为DM ABA‐CSn (n=6,8,11)作为潜在药物的药理作用机制研究提供了一定的理论参考。
希夫碱、牛血清白蛋白、荧光光谱、圆二色谱、ITC
36
O636.1(高分子化学(高聚物))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471069,21302071;江苏省高校自然科学研究面上项目14KJB150006;江苏省博士后科研资助计划项目1401050C;江苏大学高级人才科研启动基金项目14JDG054;江苏大学大学生科研立项12A082
2016-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90-109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