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4/j.issn.1000-0593(2016)04-0996-05
含氮配体构筑的单核锌Zn(Ⅱ)/双核Cu(Ⅰ)配合物蓝光材料的结构和荧光性能研究
采用溶剂热法合成出单核Zn(Ⅱ)配合物[Zn(2,6‐PDA)(phen)H2O]· H2O (1)和双核Cu(Ⅰ)配合物{[Cu(μ‐Ⅰ)(phen)H2 O ]· H2 O}2(2)(2,6‐H2 PDA=2,6吡啶二甲酸,phen=1,10‐邻菲罗啉),通过单晶结构测试、元素分析和红外吸收光谱对结构进行表征,并研究了两种配合物在二甲基亚砜(DM SO )中及固态时的荧光光谱及DMSO溶液中紫外可见吸收光谱。配合物1和2的最大吸收峰分别出现在253和242 nm附近,相比于配体吸收峰均发生红移,在1和2中,主要呈现出中心金属离子微扰的phen的π→π*的跃迁,且吸收强度强于phen ,说明中心金属离子与phen配位后,增加了有机配体在紫外区的吸收,利于配体对能量的吸收。1在DM SO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位于361,379和392 nm ,在固态时的荧光发射峰为407,434和467 nm ,2在DM SO溶液中的荧光发射峰出现在422,443和461 nm ,固态时荧光发射峰在442,469,501 nm ,均呈现蓝光发射。配合物1和2的固态荧光发射光谱与相应的DM SO溶液中的发射峰相比分别红移55和23 nm ,这是由于在固态时配合物1和2的分子中的π—π堆积相互作用和分子间的相互作用,特别是配合物2中存在强烈的Cu(Ⅰ)?Cu(Ⅰ)相互作用,降低了体系前线轨道之间的能量差。
Zn(Ⅱ)配合物、Cu(Ⅰ)配合物、荧光光谱、红移
36
O641(物理化学(理论化学)、化学物理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1171044和21371040;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973计划2013CB632900;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工医交叉学科基础研究培育计划项目HIT.IBRSEM.A.201409;哈尔滨工业大学理学创新研究发展培育计划项目A201416, B201414
2016-08-03(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996-1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