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4/j.issn.1000-0593(2015)08-2292-05
1,11,15,25-四羟基-4,8,18,22-二(桥联二丙羧基)酞菁铜的合成及性质研究
对新型取代基酞菁和酞菁晶体合成和性质进行了研究。因为酞菁在信息、医疗、化工等众多领域有很广泛的应用,所以近百年来一直是科学家研究的热点课题。酞菁经过近百年的研究,科学家已经合成了上万种酞菁衍生物,但是,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人类社会不断发展的需求,具有新特性的新型酞菁的获得仍是相关科技工作者孜孜以求的目标。为此,在本论文中,我们改进了合成方法,合成了新型的桥联酞菁材料:1,11,15,25‐四羟基‐4,8,18,22‐二(桥联二丙羧基)酞菁铜,表征其结构。并研究电化学性质。首先以丙二酸和3,6‐二羟基邻苯二腈为起始原料,以水为溶剂,加入浓硫酸作为催化剂,先合成前体,即丙二酸3,3′‐二(6–羟基邻苯二腈)脂。然后再用丙二酸3,3′‐二(6‐羟基邻苯二腈)脂与一水合乙酸铜,以正戊醇为溶剂,以DBU为催化剂,合成了1,11,15,25‐四羟基‐4,8,18,22‐二(桥联二丙羧基)酞菁铜,其分子式是C38 H16 N8 O12 Cu。对1,11,15,25‐四羟基‐4,8,18,22–二(桥联二丙羧基)酞菁铜进行紫外吸收及荧光光谱测定,证明合成产物是目标产物,并研究了1,11,15,25‐四羟基‐4,8,18,22‐二(桥联二丙羧基)酞菁铜的电化学性质。
3、6-二羟基邻苯二腈、丙二酸、金属酞菁配合物、合成
O621.2(有机化学)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1006034;教育部跨世纪人才项目NCET-11-1039;大同大学博士启动经费,山西省优秀青年学术带头人项目,大同大学引进优秀人才计划项目和山西省科技攻关项目资助
2015-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2292-229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