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1-5779.2013.01.076
溃疡性结肠炎的肠黏膜免疫细胞研究进展
溃疡性结肠炎(UC)属于炎症性肠病(IBD),以反复发生的肠道溃疡为特征,患者常表现为腹泻、粘液血便及腹痛.目前认为其病因和发病机制可能与遗传、免疫、感染及精神等多因素相互作用有关,而免疫学因素是UC研究中的热点[1].作者前期针对UC与肠道黏膜免疫因子关系进行了论述,本文针对UC与肠道黏膜免疫细胞关系展开论述.
1 肠道黏膜免疫系统的特点
肠道黏膜免疫是机体防止感染的第一道防线,其既要吸收外来营养物质又要对外来物质进行防御,多种微生物在肠道形成菌丛,肠道在与这些微生物共存的同时,可识别入侵的有害微生物以及被肠粘膜上皮吸收的异己物质,并加以排除.肠道黏膜免疫系统通过一个复杂的组织细胞效应分子网络来维持对抗原应答与不应答间的动态平衡[2],然而在溃疡性结肠炎中这种平衡被破坏了.肠黏膜屏障功能的完整是维持肠黏膜正常功能的基础,黏膜屏障功能的缺陷有利于微生物抗原进入肠黏膜固有层,诱发异常的黏膜免疫应答.许多肠道感染性疾病都与肠道黏膜免疫功能的紊乱密切相关[3],肠道黏膜免疫系统功能紊乱已被认为是炎症性肠病炎症发生的主要机制[4].在急性炎症期,肠道黏膜表现出一系列的炎性渗出,主要包括淋巴细胞、巨噬细胞、肥大细胞以及活化的中性粒细胞.炎症性肠病上皮的损害涉及到免疫细胞象CD4+、CD8+、IEL等的表达水平[5].
溃疡性结肠炎、肠黏膜、免疫细胞
33
R574.62(消化系及腹部疾病)
2013-05-1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56-1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