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5502.2022.04.008
执行协商的政策效果:基于政策裁量与反馈模型的解释
面对经济社会转型的大量政策需求和国家超大治理范围与规模的施政困难,政策过程中的执行协商机制为政策落地提供了民主化与科学化的路径保障,但其运行下的政策效果仍待厘清.本文构建政策裁量与反馈模型以解释现实中执行协商出现的多种政策效果.两个关键的政策属性要素,政策裁量性和政策反馈性决定执行协商机制的功能发挥,出现政策结果调试、政策结果偏移、政策结果见效、政策结果失败4类情况.通过对我国转型期经济领域的4个重要改革案例分析,研究揭示了政策属性塑造执行协商进而影响政策效果的机理.研究的重要启示是在裁量可行性低和反馈可得性低的政策领域中注重科学决策推进,在裁量可行性高且反馈可得性低的政策领域中约束官僚自由裁量,可有效优化公共政策实施效果.政策裁量与反馈模型为国家治理与精准施政提供了重要的学理基础,可部分解释转型期中国公共政策丰富的执行经验与多样的政策效果.
政策效果、执行协商、政策裁量与反馈模型、政策执行
38
F224.9;D630.1;D922.1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
2022-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5页
95-108,14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