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5502.2020.03.004
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相容性政策条件——环境技术进步方向视角下的政策偏向效应检验
现有文献关注政策规制的经济与环境绩效,却并未重视不同类型政策的技术偏向,以及技术偏态情境中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相容发展的政策条件.本文扩展Acemoglu等(2012)的环境技术进步方向模型,数理演绎不同性质政策的技术偏向,以及技术进步方向转变时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动态演化过程,再结合我国经济数据进行政策效果评价.研究结果发现:(1)环境技术进步方向是技术研发效率和环境政策累积作用的结果,环境政策会通过影响不同类型技术创新激励的方式,改变环境技术进步方向.(2)异质性政策转变技术进步方向,影响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其作用存在不同的着力点和偏向性.其中,研发补贴政策的清洁技术偏向和产出激励效果明显,而规制类政策的环境质量效应优于研发补贴,但其对经济增长的作用表现出非线性U型特征.(3)单一政策干预往往难以破除经济增长和环境质量的两难困境,而政策组合的效果明显优于单一政策,特别是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实施研发补贴政策,以及在碳排放权交易试点地区同时实行环境税与研发补贴,效果明显优于实施单一政策.但最优的政策组合并非固定不变,而往往处于动态变化过程中.
环境技术进步方向、环境政策、经济增长、环境质量
36
本文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要素与技术耦合视角下技术进步偏向性的形成机理、路径转换和跨国传递机制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常态下我国经济增长动力转换和新增长点培育研究”;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下东北老工业基地创新要素结构优化与经济增长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博士研究生科研创新项目“异质性政策、技术进步方向和环境全要素生产率”的资助
2020-04-2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1页
39-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