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5502.2019.09.006
信息技术、劳动力结构与企业生产率——破解“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之谜
如何利用新一代信息技术提高企业生产率,对于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至关重要.本文基于互补理论阐释人力资本结构提升ICT生产率效应的微观机制:高技能劳动力能有效匹配ICT应用带来的生产方式与组织结构变革,而长期雇员则提升了企业对ICT应用导致的生产柔性与分工深化的适应能力,强化ICT生产率效应.进一步地,本文利用世界银行统计的中国120个城市共11999家企业调查数据从微观层面考察ICT对企业生产率的影响,并从人力资本结构角度验证中国企业突破“信息技术生产率悖论”的可行路径.实证研究发现,高技能员工和长期雇佣员工均与ICT形成互补效应,能够显著提升ICT的生产率效应,这一结论在考虑了内生性并经一系列稳健性测试后依然成立.进一步的异质性分析还发现,互补效应在市场化程度更高的地区、程序化任务密度更强以及技术密集型行业呈现显著增强的特征,并且规模越大的企业互补效应越强.本文的研究表明,加强人力资本建设是企业能否更好地依托新兴信息技术实现转型升级的关键.本文研究结论为当前中国进一步优化智能制造转型路径、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增长提供了政策启示.
ICT生产率悖论、劳动力结构、互补机制理论、高质量增长
35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1963017、71863015、71762005;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2018M640601;特别资助项目2019T120561;江西省研究生创新专项资金项目YC2018-S234
2019-10-3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6页
65-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