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5502.2019.05.007
劳动力议价能力与劳动收入占比——兼析金融危机后的影响
本文从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力属性、闲暇效用和劳动力制度保护4个方面衡量劳动力议价能力,运用模型刻画了劳动力议价能力与劳动收入占比的关系,同时选取2001~2014年省际面板数据,实证研究进入新世纪后,劳动力议价能力对劳动收入占比的影响.研究发现:其一,劳动力议价能力与劳动收入占比显著正相关,劳动力议价能力可以解释劳动收入占比波动的10.10%,且工资在二者传导机制中有显著的中介效应.其二,对于全国层面劳动收入占比的波动,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力属性、闲暇效用和劳动力制度保护分别贡献了约1.004、18.602、1.395和0.773个百分点;东部地区层面的劳动力属性和闲暇效用的贡献比全国分别高1.593和1.706个百分点.其三,金融危机后,经济发展速度、第三产业比重和劳动力议价能力成为劳动收入占比提高的主要动力,三者平均贡献了19.881个百分点.
劳动力议价能力、劳动力供求关系、劳动力属性、制度保护、劳动收入占比
35
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15ZDC011、17ZDA114;教育部基地重大项目16JJD790031;教育部人文规划项目16YJA790003
2019-06-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78-9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