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002-5502.2018.10.011
合理配置政治监督评估与“内空评估”的持续探索——中国40年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改革的反思与进路
回溯40年来中国政府绩效评估工作,这项改革事业经历了4个阶段:第一阶段有着鲜明的“政治性监督”特征,第二阶段呈现了“管理的工具主义”特征,第三阶段属于因地制宜、模式纷呈时期,第四阶段出现了改革的“高位震荡”.从96个政府绩效评估实践案例的关键事件锚定结果来看,这4个阶段主要采用了纪委负责、人事部门负责、编制委员会负责等8类绩效评价体制类型.未来要进一步发展政府绩效评估事业,就必须遵循体制改革的基础逻辑,将政治监督评价、内控评估应用到合理的范围,有针对性地推进由党委、人大、政协、纪委、本级政府、上级政府等负责的不同体制类型的绩效评估改革事业.
政府绩效评估、体制、政治监督、内部控制
34
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我国县级政府潜绩评估研究”14BGL11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国家治理现代化与行政管理制度体系创新研究”17ZDA105;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基于大型调查数据基础上中国城镇社区结构异质性及其基层治理研究”15ZDB173
2019-01-1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3页
105-1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