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人口老龄化与中国储蓄率的动态演化

引用
自2000年进入老龄化社会以来,中国的国民储蓄率不降反升,而且过去30多年区域储蓄率的变化与其人口老龄化进程呈现出高度一致的东高西低的梯度差异,这些都与经典的生命周期假说提出的老年人口负担理论不符.本文构建了一个同时考虑人口老龄化的寿命与负担效应的三期世代交替模型对上述现象进行了理论分析并运用分省份面板数据进行了实证研究.本文研究发现:由寿命延长带来的“未雨绸缪”的储蓄动机既能解释中国储蓄率在时间上的上升趋势也能解释区域间的梯度差异,而老龄人口负担上升并没有对储蓄率产生明显的负效应,也对储蓄率在时间和区域间的变化均没有解释力.运用实证模型的结果,本文还对2015~2050年中国区域储蓄率的走势进行了预测,发现随着人口老龄化进程的加速,寿命延长带来的正效应会相对减弱而老年负担效应会增强,这种此消彼长的变化导致人口老龄化的净效应发生正负转换.在人口因素和经济因素的共同推动下,东部和中部储蓄率从2015年开始快速下降,西部储蓄率到2030年左右也会迎来进入下降通道的转折点,最终各区域间储蓄率的梯度差异会缩小并发生反转.

人口老龄化、寿命效应、负担效应、国民储蓄率、区域差异

作者感谢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我国低消费的原因与扩大消费需求的长期政策与长效机制研究”13AJL004、2013年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13-0891、上海市曙光计划“人口老龄化的挑战与中国未来人口红利开拓研究”12SG33、上海市文化创意重点项目“文化创意消费市场现状及发展趋势的分析研究”2014111029、上海财经大学讲席教授支持计划等项目的研究资助.

2015-07-10(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47-6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管理世界

1002-5502

11-1235/F

2015,(6)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