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农业增长的源泉:基于农地产权结构视角的分析
不同的产权结构决定着经济当事人不同的经济行为,进而形成不同的制度绩效.本研究根据1978~2008年中国农地产权改革的经验事实及面板数据,分析农地产权结构对中国农业增长的贡献.研究结果表明,改革开放后我国农地产权结构沿着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方向演进.无论是土地使用权,还是土地收益权或土地交易权,在政策指向上都更多地指向了农民,呈现出不断强化农民土地产权的特征.由于与第一轮土地承包政策相比,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赋予了农民更多的农地产权,因而第二轮土地承包政策更利于调动农民农业生产经营的积极性,其制度绩效相应地优于第一轮土地承包政策.我国农村土地产权制度下一步改革的方向是:进一步完善农地产权结构,赋予农民更多的农地产权.
农地产权、结构变迁、农业增长
F3(农业经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1073134;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09YJC790227
2011-05-1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68-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