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益性、非公益性土地征收补偿的差异性研究——基于湖北省4市54村543户表户问卷和83个征收案例的实证
为研究公益性、非公益性土地征收补偿是否存在差异及差异程度,本文以湖北省4市54村543户农户的问卷调查结果和83个征收案例为依据,从理论、农民意愿和征收实例3个层面进行分析.理论分析表明,不论是公益性还是非公益性征收,补偿额度应依据农民受损程度来确定;农民意愿调查分析表明,73.64%的农民愿意接受公益性比非公益性土地征收补偿低的做法;征收实例的定量分析结果显示,征收补偿额与征收后用途显著相关,非公益性征收比公益性征收补偿平均高29.85万元/公顷,城市等级越高,距离城市中心越近,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征收的补偿差异越明显.同时,两种征收补偿差异还与耕地资源禀赋和劳动力比重相关.本文的政策含义是,要区别对待公益性和非公益性征收补偿,严格界定公益性征收范围,给予公平合理补偿.对非公益性征收,要逐步建立城乡统一建设用地市场,补偿标准要涵盖经济和非经济损失,按照市场价格进行补偿.
征收补偿、受偿意愿、补偿差异、公益性、非公益性
F3(农业经济)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70773047;国家社会科学基金08BZZ026;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NCET-07-0331;华中科技大学博士后基金0128310007
2010-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8页
7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