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省际经济增长敛散性的定量测度与经验证据——基于1952~2006年数据的分析
本文通过将门限自回归模型、面板数据的单位根检验以及bootstrap模拟计算临界值3种方法相结合,运用非线性两区制TAR模型检验我国东部、中部和西部3个地理区域内28个省份人均GDP面板数据的实际收敛性特征,进而探察我国不同地区的经济增长路径收敛情况以及不同区域间的经济差异状况.我们发现东部、中部和西部人均GDP数据分别具有较为显著的收敛性特征;东部与中部在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增长路径完全收敛,而自改革开放以来表现出部分收敛的特征;东部与西部在改革开放以前经济增长路径部分收敛,而在改革开放以后则呈现出明显的发散态势,这说明改革开放以后东部省份与中、西部省份的经济增长差距具有扩大趋势.
面板单位根检验、实际收敛性、非线性、TAR、模型、bootstrap
F1(世界各国经济概况、经济史、经济地理)
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重大项目08JJD790133;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应急项目2009JYJR014;吉林大学985工程--研究生创新基金重点项目20081101;吉林大学985工程--经济分析与预测哲学社会科学创新基地20081101
2010-03-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9页
42-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