支付改革成本推动企业转制
@@ 一、国有企业的历史包袱与政府对解除历史包袱的责任
东北地区在旧中国就形成了一定的工业基础.新中国成立后,经过大规模的经济建设,特别是"一五"时期重点项目的建设,东北地区成为最重要的工业基地之一,为我国相对独立工业体系的建设和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与当时的资源动员和配置方式相联系,东北也是计划经济实施得较为彻底、国有企业特别是重化工业的大企业集中的地区.改革开放以来,尽管做出了多方面的努力,东北三省的国有企业改革依然缓慢.2001年底,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的国有经济比重仍分别高达78.2%、86.2%和87.2%,分别高出全国平均水平13.3、21.3、22.3个百分点.国有企业普遍存在着体制和机制僵化、活力不足、经营不善乃至严重亏损的问题,同时也引发了突出的社会不稳定问题.新形势下振兴东北经济,国有企业尤其是大企业的改革深化首当其冲.
支付改革成本、国有企业改革、东北地区、独立工业体系、经济建设、国有经济比重、大企业、体制和机制、资源动员、重化工业、重点项目、严重亏损、配置方式、历史、经济发展、计划经济、工业基地、改革深化、改革开放、东北三省
F2(经济计划与管理)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3-5,3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