产权变革与企业效益--一个内部人平均持股企业的制度分析
在国有中小企业民营化改造中,员工持股是一种普遍的形式,由此造成内部人平均持股的状况.本文认为,这是一种没有效率的产权安排形式,妨碍了企业经营机制的改进,其结果无法以计划机制取代价格机制,达到节约交易成本、提高经营效率的目的.本文以个案分析的方式对这一观点进行了说明.指出:企业效率与经营机制直接相关,经营机制要求对于分工协作的统一指挥,统一指挥不能通过产权交易方式来实现.而内部人平均持股的产权形式,容易造成分工协作与产权交易的混淆,使统一指挥难以实现.在此基础上,本文对企业剩余权益归属问题进行了讨论,指出:从剩余权益与固定权益获得者的角度对企业成员进行区分是必要的,但这种区分不能仅从产权交易中的物力资本优越性出发,同时必须考虑团队生产中人力资本的特殊地位.进而提出建议:在国有企业民营化改革中,不能仅把明晰产权关系作为目的,更要强调如何通过加强分工协作改进经营机制,并针对内部人平均持股企业的制度困难提出了解决设想.
内部人持股、经营机制、股份合作企业效率
F2(经济计划与管理)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115-1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