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积极财政政策:评价与展望

引用
@@ 一、引言 为应对亚洲金融危机和扩大内需,中国政府从1998年开始实行积极的财政政策.其主要特征是增加赤字,增发国债,扩大公共投资.1998~2001年分别发行1000亿元、1100亿元、1500亿元和1500亿元,共计5100亿元长期建设国债,用于基础设施建设和技术改造贴息(见表1).虽然最初声称它只是特殊条件下采取的一种短期政策,但2002年决定继续实施,这样积极财政政策实行已有5年,事实上成为一种中期政策,短期政策出现中长期化倾向.对此,国内外有两类代表性的观点:一种是主张继续执行积极的财政政策,财政仍然具有发债空间,例如国家计委宏观经济研究院(2001)和余永定(2000),这种观点强调国债对经济增长的作用;另一种是认为积极财政政策不具有可持续性,应该适时淡出,例如拉第(1999)和马拴友(2001a),这种观点重视国债负担率动态上升的约束.本文将评价积极财政政策的效应,分析积极财政政策的动态稳定性,以及积极财政政策走向的决定因素,并指出今后积极财政政策应转换模式和扩大内涵.

积极财政政策、积极的财政政策、国债负担率、短期政策、亚洲金融危机、基础设施建设、经济研究院、动态稳定性、转换模式、中长期化、政策走向、增发国债、特殊条件、扩大内需、扩大内涵、可持续性、经济增长、技术改造、公共投资、中国

F12;F81

北京市天则经济研究所资助项目

2007-07-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4页

8-21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管理世界

1002-5502

11-1235/F

2002,(5)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