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9057.2015.04.001
广西大瑶山地区斑岩型铜钨钼金矿床成矿机制探讨
广西大瑶山地区近年来地质找矿获得较大进展,为评价其找矿前景,进行了斑岩型铜钨钼金矿床成矿机制探讨,并建立综合成矿模式.分别采集了燕山期大黎斑岩型钼矿床、圆珠顶斑岩型铜钼矿床和加里东期新坪斑岩型钨金矿床成矿围岩、矿体样品进行稀土元素分析,配分法显示斑岩型矿床(La/Yb)N为10.83~12.89、δEu 0.60~0.73、δCe 0.97 ~0.98,类似于壳幔混源型岩浆特点;硫同位素组成显示δ斟S为-1.32‰~2.17‰,具有相应侵入岩体δ34S值变化特征;氢氧同位素δ18O值3.5‰~7.59‰,δD值-42‰~-57‰,投影点以岩浆水区域为主,变质水区域次之,据此推断斑岩型铜钨钼金矿床成矿物质大部分来源于岩体,少部分来源于寒武系或更老地层.典型矿床成矿元素迁移与沉淀环境分析认为,斑岩型矿床是成矿岩体多期侵入、成矿热液多次叠加作用结果,矿化类型取决于岩体性质、元素丰度值;建立了综合成矿模式:以斑岩型矿床为中心,往两侧依次分布着破碎带蚀变岩型矿床和石英脉型矿床,3种不同类型矿床具有物质成分同源性和矿物组合空间梯度性.
斑岩型矿床、成矿物质来源、成矿机制、成矿模式、大瑶山地区
35
P611.11;P618.4;P618.51(矿床学)
中国地质调查局项目1212011085401,1212011120831,1212010070206,121201130666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41162005,41572191;广西地质矿产勘查开发局科研项目[2010] 21;广西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2015GXNSFDA139029
2016-04-27(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1页
649-6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