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1674⁃8573.2021.02.001

3D打印钛合金椎间融合器置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

引用
目的 探讨3D打印钛合金椎间融合器(3D Cage)置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的临床疗效及颈椎矢状位参数变化.方法 回顾性研究我院2018年7月至2020年1月收治的接受单节段颈椎前路椎间盘切除植骨融合术(anterior cervical discectomy and fusion,ACDF)的脊髓型颈椎病病人39例,按照置入的融合器类型分为两组,使用3D Cage的病例纳入3D组(18例),使用聚醚醚酮椎间融合器(PEEK Cage)的病例纳入常规组(21例).对比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记录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疼痛视觉模拟量表(visual analogue scale,VAS)评分、日本骨科协会(Japanese Orthopaedic Associa?tion,JOA)评分、颈椎功能障碍指数(neck disability index,NDI),测量术前、术后3 d及末次随访时的椎间隙高度、C2-7 Cobb角、C2-7矢状面偏移距离(C2-7 SVA)、T1倾斜角.结果 两组的住院时间、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融合率以及末次随访的JOA评分、VAS评分和NDI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术后3 d,两组的椎间隙高度、C2-7 Cobb角及T1倾斜角均较术前明显增加(P均<0.05).3D组术后3 d的椎间隙高度和C2-7 Cobb角分别为(9.3±0.9)mm、20.8°±7.3°,末次随访时为(8.7±0.8)mm、18.6°±7.5°,均明显高于常规组(P均<0.05);末次随访时T1倾斜角为24.2°±5.4°,明显大于常规组(P<0.05).常规组末次随访时椎间隙高度为(7.2±0.9)mm,T1倾斜角为20.7°±5.0°,均较术后3 d时明显减小(P均<0.05).C2-7 SVA在组间及同组内各时间点的数值比较,差异均无统计学意义(P均>0.05).结论 3D Cage置入治疗脊髓型颈椎病临床疗效确切,并且在维持椎间隙高度、颈椎曲度和T1倾斜角方面更具优势.

3D打印、椎间融合器、颈椎曲度、颈椎矢状面偏移距离、T1倾斜角

12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2016YFB1101300

2021-04-1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6页

97-102

相关文献
评论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骨科

1674-8573

42-1799/R

12

2021,12(2)

相关作者
相关机构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