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8573.2020.03.001
Ilizarov技术引入中国大陆30年
前苏联骨科医生伊利扎洛夫(Gavriil A. Ilizarov)教授于1950年代提出了"张-应力法则(law of tension-stress, LTS)",发明了能组装成800多种构型的环形外固定器,创立了全新的骨科微创外固定技术体系,被国际学界称为Ilizarov技术,被誉为20世纪骨科学进展的里程碑之一[1].该技术的理论基础是模仿自然,通过体外控制与转化生命运动的应力,医生通过可调节的外固定能够体外操纵骨组织修复重建,治愈复杂创伤骨折、骨与软组织的缺损、感染与肢体的严重畸形.截至2019年,中国大陆引入Ilizarov技术已满30周年,30年来Ilizarov技术在中国完成了本土转化,临床思维融入了中国文化元素,秦泗河提出骨科自然重建理念,创立矫形外科手术病例数据库,形成应力控制下具有中国特色四肢畸形矫正与功能重建技术体系,救治了数以万计的复杂创伤、肢体残缺和疑难杂症[2].本文对30年来Ilizarov技术在中国大陆的发展变迁做简要回顾.
11
2020-06-0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81-18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