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8573.2019.03.005
脊柱损伤病人术前深静脉血栓发生情况及其危险因素分析
目的 观察脊柱损伤病人术前下肢深静脉血栓形成(deep vein thrombosis,DVT)的发生情况,并分析其危险因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7年3月至2017年12月西安市红会医院收治的422例脊柱损伤病人的临床资料,根据入院时下肢静脉超声诊断结果将其分为DVT组和非DVT组.先通过单因素分析比较两组间的年龄、性别、骨折部位、受伤至首次行超声检查时间、吸烟、入院时实验室检查(纤维蛋白原、D-二聚体、血红蛋白、血细胞比容)、合并内科疾病(原发性高血压、糖尿病、冠心病)、美国脊髓损伤协会(American Spinal Injury Association,ASIA)分级、颈部及下肢超声检查结果等因素,再采用Logistic回归分析确定其独立危险因素.结果 422例脊柱损伤病人中,术前并发DVT者83例(19.7%),未发生DVT者339例(80.3%).分析DVT组与非DVT组的组间数据,ASIA分级、合并有原发性高血压、吸烟、血红蛋白及血细胞比容水平、受伤至首次超声检查时间、伴发大血管斑块形成、伴发大血管硬化比较,差异均有统计学意义(P均<0.05).Logistic回归分析发现,ASIA分级为A级或B级(P=0.005,OR=6.153,95%CI:0.065~0.607)、合并原发性高血压(P=0.019,OR=2.270,95%CI:0.255~0.882)、吸烟(P=0.006,OR=2.116,95%CI:0.230~0.780)、受伤至首次超声检查时间>7 d(P=0.033,OR=1.956,95%CI:1.054~3.628)、伴发大血管硬化(P=0.006,OR=1.299,95%CI:1.078~1.565)为脊柱损伤病人术前DVT的独立危险因素.结论 脊柱损伤病人术前DVT的发生率较高,其中ASIA分级为A级或B级、合并原发性高血压、吸烟、受伤至首次超声检查时间>7 d、伴发大血管硬化是脊柱损伤病人术前DVT发生的独立危险因素.
脊柱骨折、深静脉血栓形成、发生率、危险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
10
陕西省自然科学基金2017ZDXM-SF-009
2019-06-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93-19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