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4-8573.2018.02.004
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术后相邻椎体骨折的原因分析
目的 探讨经皮椎体成形术(percutaneous vertebroplasty, PVP)术后相邻椎体再骨折发生的可能原因.方法 回顾性分析2014年1月至2016年3月于我科收治的经PVP治疗的骨质疏松性椎体压缩骨折(osteoporotic vertebral compression fractures, OVCF)的82例病例,男27例、女55例,年龄为63~88岁,平均75岁,单椎体52例、≥2个节段30例(63个椎体).术后平均随访12个月,根据病人是否发生相邻椎体骨折分为单椎体(52例)和多椎体(30例),记录病人的年龄、性别等11项基本信息.并应用单因素和多因素Logistic回归分析研究各因素与PVP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的关系.结果 术后18例病人发生相邻椎体骨折,单因素Logistic分析提示:与病人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P=0.045)、骨密度(P=0.020)、椎体压缩比例(P>=0.014)、骨水泥剂量(P=0.038)相关;与病人的年龄、性别、病程、有无外伤、手术人路、麻醉方式、有无侧凸畸形均无相关性(均P>0.05).多因素Logistic分析结果显示:病人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与骨水泥渗漏(P=0.029)、术前严重的椎体压缩(P=0.021)及大剂量的骨水泥注射 0.008)相关.结论 术前椎体压缩比例、骨水泥渗漏至椎间盘情况、骨水泥注射量与PVP术后发生相邻椎体骨折有关.
脊柱、椎体成形术、骨质疏松、手术后并发症、危险因素
9
2018-08-2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5页
102-10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