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3851/j.cnki.gjzw.202005006
旅游外交的形成、内涵和变化
旅游外交是一种新的外交形态,正在国际关系尤其是国际政治事务中扮演重要角色.它具有借助旅游的渠道或工具实现国家利益、实施主体多元、表现形式多样、理论基础复杂等突出特征.从全球范围来看,旅游外交形成于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是大众旅游快速发展的结果,也是全球化时代国际社会相互依存度不断加深的产物,更是国家行为体与非国家行为体共同发挥作用的体现.未来五到十年,旅游外交的内涵和态势或将发生变化:在基本目标上,从国家利益的维护者转变为新型国际关系的推进者;在实施主体上,从由国家行为体主导扩展为由非国家行为体践行;在实践操作上,将探索基本目标、实施主体、表现形式、理论基础中尚未思考和有待深入思考的问题.中国的旅游外交形成于改革开放后,是"领域外交"的重要组成部分.中国首先提出这一概念,并提升到新时代国家战略的高度加以推进.这是中国把握自身和全球旅游发展及国内、国际形势变化做出的一项战略选择,不仅有助于中国特色大国外交布局的形成,也是对外交理论和实践的创新.当然,在对外交往活动中如何进一步实施旅游外交,仍面临一系列挑战.中国应坚持和平发展道路,努力经略新型国际关系,理性利用客源资源,打造中国特色的旅游外交模式,更好地服务于中国特色的大国外交.
全球化、旅游外交、旅游政治、中国外交
12
D822(中国外交)
2020-09-1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02-1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