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980/j.CN23-1593/G4.2022.19.041
民族地区高职辅导员在早期心理危机转化中的干预措施及评价体系探索
探究针对民族地区高职院校早期心理危机个案的有效干预措施及其评价指标.将2020级某专业入学时测出的23名一级心理危机学生,经与学校心理咨询师咨询、谈话、甄别,最终筛出12名同学作为研究对象,及时实施干预,并通过SOISS、SAS、SDS、SCL-90评分.日常表现为课堂表现,职教云测试成绩,参与各项活动积极性,微信朋友圈动态,与同学相处关系,与父母沟通评估干预效果.干预后,SOISS、SAS、SDS、SCL-90评分均低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日常表现为课堂表现、职教云成绩、参与各项活动积极性、与父母沟通优于干预前(P<0.05),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相关因素分析,结果显示,造成12位同学目前这种状态与就业规划、负向情绪、家庭不和睦、经济压力、性格等关系密切.高校辅导员作为一线学生工作者,集教育、管理和服务这三职责于一身,是从学生入学到毕业的全程关注者、陪伴者和引导者,在学生早期心理危机转化中起着举足轻重、不可替代的作用,辅导员及时、早期地干预,可不同程度地预防、改善学生心理健康状况、转化危机,或可一定程度降低危机事件的发生.
民族地区、高职辅导员、心理危机、转化、评价体系试建
8
G640(高等教育)
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内蒙古自治区高等学校科学研究项目
2022-07-18(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158-16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