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10.3969/j.issn.0452-8832.2015.05.001

论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

引用
中国的现代化事业和民族复兴,需要探索一条文化强国的中国道路,建设有中国特色的先进文化.任何一种文化都有时代性和民族性,时代性反映文化所体现的时代主题,民族性反映文化生成的地域特征和民族特色.一种文化在世界文化生态中的地位,主要取决于文化的时代性.中国传统文化与西方近代文化的差距,主要体现在认知体系的时代性而不是民族性上.近代以来中国文化转型始终是围绕不同时期的时代主题展开的,时代主题的变更是中国文化转型的主要动力,推动中外文化交融和不同思潮碰撞.只有把时代性与民族性有机统一起来,将本土文化与外来优秀文化融会贯通,才能使中国文化保持强大的生命力和影响力.马克思主义的世界观、认识论和方法论,弥补了中国传统文化的弱点.对古今中外文化精粹兼收并蓄,是中国发展道路的一条重要成功经验.当前马克思主义占主导地位的中国文化生态格局,总体上比较健康繁荣,时代性与民族性的关系处于比较好的状态,符合文化发展进步的规律,但也面临在中外文化之间搞门户对立等问题,不利于中国文化事业的健康发展.新时期中国特色先进文化应集时代性、民族性、包容性于一体.时代性要反映国内外发展潮流的客观要求,民族性要以是否符合中国国情而非是否来自本土为依归,包容性要体现关切人类共同利益的开放胸襟.

文化强国、文化转型、时代主题、中国道路

D616(中国革命和建设问题)

2015-10-1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5页

1-25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国际问题研究

0452-8832

11-1054/D

2015,(5)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