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币区域货币锚与"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福利效应研究
提升"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是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题中之义和重要实践.本文基于Frankel-Wei模型测度"一带一路"沿线国家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使用2009—2020年数据实证检验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对沿线国家社会福利的影响.研究发现,"一带一路"沿线国家锚定人民币能有效提高各国社会福利,且其边际效应呈现先增后减的趋势,这在社会福利成长阶段的作用效果更为明显.机制分析发现,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通过提高出口贸易和外商直接投资促进了"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提升.异质性分析发现,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对低收入、"陆上"丝绸之路、低贸易竞争力、政治互信和文化交流水平高的国家社会福利具有显著的提升作用,且在2015年中国人民银行宣布调整人民币兑美元汇率中间价报价机制后,人民币区域货币锚效应对沿线国家社会福利的提升作用得到加强.进一步分析发现,锚定美、英、日、欧四种货币对"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无显著的促进作用.本文从汇率制度选择的视角为提高"一带一路"沿线国家社会福利水平,推进"一带一路"高质量发展和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提供了政策启示.
人民币区域货币锚、"一带一路"、社会福利
F831(金融、银行)
浙江工商大学数字+学科建设项目SZJ2022B002
2024-09-05(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7页
123-13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