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3969/j.issn.1672-4038.2020.07.002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普及化进程及其影响因素研究——基于1998-2018年省际数据的实证分析
采用时间序列趋势外推法和多元线性回归法从时间、空间和环境三维进行综合分析发现,我国民族地区1998-2018年高等教育规模较快增长.根据预测,民族八省区高等教育较大概率于2019-2026年相继进入普及化阶段,2030年多数省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接近或超过70%.从空间范畴看,区域内存在梯队分层,西藏、广西、云南和贵州的普及化水平明显偏低,而新疆、内蒙古、宁夏和青海相对较高;与全国水平差距较小,与江浙地区差距相对较大且发展不平稳,个别省区毛入学率数据的质量偏低.从环境影响看,人均教育经费和每百万人口普通高等学校数共同正向影响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毛入学率.为此,应继续加大对发展靠后民族省区的支持力度,并坚持发展以正规高等教育为主的普及化策略,最后,需要进一步扩大规模,增加经费投入,兼顾外延式扩张与内涵式发展,从而促进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普及化的全面实现.
民族地区、高等教育普及化、高等教育毛入学率、影响因素
G649.2(高等教育)
国家人权教育与培训基地重大项目“我国少数民族人权教育研究”17JJD820017
2020-08-2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2页
12-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