管制与自由:国际技术转移法律规则的回顾与展望
国际技术转移法律规则的演变,经历了国际化、政治化、技术外部性国际规制以及保护主义等阶段,在政府管控和贸易自由谱系的两端摇摆,而知识产权制度是其核心主题.技术转移规则从管控人员和机器的国内法,逐渐演变为借助国际知识产权法进行规制.第二次世界大战后国际技术转移议题初登联合国舞台并引发了三次大讨论,其中国际经济新秩序运动倡导构建公平合理的国际技术转移规则,但以失败而告终;多边环境协定中的技术转移条款旨在规制技术外部性,意在技术转移和知识产权之间寻求"中间道路",但收效甚微;而近年强化技术转移财产属性的贸易保护趋势在逐渐加强.面对全球公共问题解决之需求,未来的国际技术转移规则将出现"市场导向"和"责任导向"两种逻辑模式,且这两者将长期共存并时有冲突.当下中国面临着"强制技术转移"的舆论压力,以及国际技术转移法律规则的"中西标准之争".为此,中国需区分国内法中贸易类和投资类技术转移规则,并借助多边环境协定、贸易投资协定和"一带一路"倡议,主张"可持续的国际技术转移制度".
国际技术转移;知识产权;国际法
本文是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理论与实践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国际法治创新研究";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国际法治研究";上海市教育委员会人文社科重大项目"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下知识产权公共领域问题研究";贵州加快构建西部陆海新通道"物流+贸易+产业"运行新模式研究
2021-10-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5页
28-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