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9326/j.cnki.2095-9257.2021.02.001
把中国介绍给世界:外语类大学的新使命
如果从同文馆的外语教育算起,中国的外语教育已经有百年以上的历史,如果从康熙时代的拉丁文班和俄罗斯馆算起,则有二百多年的历史,但中国近代以来真正的大学体制中的外语教育应起始于清华大学.1926年5月,清华大学外语系成立,建系初称西洋文学系,后改称外国语言文学系(简称"外文系").外文系成立时制定的《西洋文学系课程总则》规定,外文系培养"博雅之士".所谓"博雅",被解释为"熟读西洋文学之名著","了解西洋文明之精神",汇通东西之精神思想而互为介绍传布.一方面规定学生必须选修"属于全体之研究"的"各时代之文学史","以求一贯之博通";另一方面要求学生"专治一国之语言、文字及文学,而为局部之深造".清华大学外文系将英国的戏剧和研究作为重要的教学内容,后来培养出了洪深、李健吾、曹禺、张骏祥、英若诚等著名戏剧家.清华大学外文系还开创了中国比较文学教学与研究的先河,教授吴宓的《中西诗之比较》《文学与人生》,在中西文化的"相互阐释"方面有突破性贡献.该系所培养的学生如吴达元、赵萝蕤、季羡林、李赋宁等,均为比较文学界之中坚,其中钱锺书以其《谈艺录》和《管锥编》将现代释古学提升到了新的高度.
新使命、外语类
C24(研究机构)
2021-07-01(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4页
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