地区大国代理人战略的差异性研究——以中东宗教政治组织的赞助—代理关系为例
代理人战略是冷战时期美苏等大国干涉地区事务的主要方式.冷战结束后,中等强国和地区性大国也时有采取代理人战略的情形,内涵与形式各有不同.对于伊朗与中东国家的什叶派政治组织形成的程度不等的合作关系,并被西方和部分中东国家学界解释为输出革命论、教派主义论和代理人论,存在过于简单化的问题.本文以赞助—代理关系理论为视角,以黎巴嫩、伊拉克、也门、海湾阿拉伯国家的什叶派政治组织为主要分析对象,对伊朗与中东什叶派政治组织的关系进行比较研究.经研究发现,伊朗与黎巴嫩真主党的关系是具有战略伙伴性质的委托—代理关系;伊朗与伊拉克什叶派政治组织的关系是松散的赞助—代理关系;伊朗与也门胡塞武装的关系是处于建构过程中的赞助—代理关系,尚存在不确定性;伊朗与海湾阿拉伯国家什叶派政治组织的关系是失败的赞助—代理关系.通过比较研究,论文得出了三点结论:第一,关于伊朗与代理人建立赞助—代理关系的条件.存在边缘化的什叶派及其反政府的什叶派政治组织、政局动荡、存在较强的外部压力是成功建立赞助—代理关系的充分条件,什叶派政治组织所在国家政权脆弱是成功建立赞助—代理关系必要条件.第二,关于赞助—代理关系的过程和类型.伊朗与中东什叶派政治组织赞助—代理关系的建立需要一个复杂的过程,其类型可划分较为紧密的关系和较为松散的关系.第三,关于意识形态和国家利益的关系.伊朗与中东什叶派政治组织建立赞助—代理关系深受其伊斯兰革命意识形态的影响,同时也深受其国家利益诉求的深刻影响,而国家利益的重要性远在意识形态之上.
伊朗、什叶派政治组织、赞助—代理关系、意识形态、国家利益
D81(国际关系)
2023-02-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9页
48-8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