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构“敌人”:美国的秩序构想、制度战略与对华政策
与殖民帝国不同,美国通过国际制度将民族国家联系起来,形成由自己主导的国际秩序.在美国国内,各有关政治团体就如何达成上述目标,形成了不同的制度战略,但找到共同的“敌人”是它们合作的必要条件.冷战后,美国声称自己代表了普遍性,自由国际秩序在地理范围上空前扩大.然而,美国学者认为缺少一个“敌人”使得美国国际秩序构想的缺陷充分暴露了出来,国际上战略透支,国内“路线竞争”愈演愈烈.随着中美实力对比不断接近,美国近年来对中国的认知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中国正在被建构成美国不同路线之间协调分歧的共同“敌人”.奥巴马政府(尤其是2011年之后)和特朗普政府的对华政策看似截然不同,但都蕴含了一个共同的内在逻辑:通过制度战略的实施,减少“自由国际秩序”的中国色彩.与冷战结束时美国追求普世秩序不同,民主党与共和党未来的对华政策将进一步靠拢,双方都在努力重组一个同质化程度更高的“自由国际秩序”.在美国国内不同路线之间打入“楔子”,让它们之间保持分歧,不能形成统一的整体,将更加符合中国的国家利益.
中美关系、制度战略、国际秩序、中国和平发展、“新冷战”
D81(国际关系)
本文写作得到了南京大学亚太发展研究中心2019年度的资助,特此致谢
2020-09-04(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39页
21-5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