怨恨、机会,还是战略互动?——国内冲突起因研究述评
关于国内冲突起因,怨恨、机会和战略互动是三种主要的解释.其中,怨恨指由个人预期与实际收益的巨大差异所引起的相对被剥夺感,其诱因主要包括语言、民族、族性、宗教等文化差异以及由公共物品供给不足、经济剥削、失业、自然资源匮乏、人口压力等引起的对现实的不满.机会是那些能够克服军事叛乱这种高风险集体行动的选择性激励机制,其主要来源有两个:一是相对能力低下的政府;二是石油、天然气和钻石等贵重自然资源.战略互动则指政府与武装反叛组织的博弈过程.对于国内冲突发生而言,导致博弈失败的原因主要有两个:一是不对称信息;二是不可靠承诺.怨恨、机会和战略互动都不是内战发生的充分条件.国内冲突往往是两种或两种以上影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现有研究存在着五个结构性缺陷:一是挑战者中心路径遮蔽了国家在内战发生中的作用;二是忽略了非理性主义在内战产生中的影响;三是三种主流解释的界限并不清晰,有待整合成更具解释力的普遍理论;四是对非族群冲突起因的研究严重不足;五是政策相关性较低.探讨当代世界范围内战的起因对于我国巩固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提高公共政策质量,实现“中国梦”具有重要的理论和政策意义.
国内冲突、起因、怨恨、冲突、战略互动
D80(外交、国际关系理论)
2016年度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中国参与联合国维和行动的经验、问题与思考”16AZD033
2019-05-22(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27页
89-11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