期刊专题

“耳孙”新探——兼论《尔雅·释亲》后世子孙的名称与排列

引用
本文在充分检阅传世文献的基础上,归纳和评析了清代以前关于“耳孙”词义的各种说法;运用文献关联、世系查考等方法,重点分析、核验唐颜师古等对“玄孙之曾孙说”的论证和宋王观国等对“曾孙说”的考索,指出颜氏混淆了不同时期的不同概念,且有误会旧注之嫌,而王氏的考证亦非无懈可击;因征之出土文献,证实汉初的“耳孙”即战国晚期的“乃(仍)孙”,指从己而数第四世,大约也可统言四世而下后世子孙,并总结了“耳孙”古今词义演变情况;还从文献探源、音义分析、系统观照等多重途径,试对《尔雅·释亲》后世子孙条文加以探讨,推测该条是汉代人以语音为纲,类比昭穆两分交替原理,在已有名称的基础上,编排、整合而成的.

耳孙、曾孙、仍孙、后世子孙

H134(语义、词汇、词义(训诂学))

2019-06-06(万方平台首次上网日期,不代表论文的发表时间)

共10页

73-82

暂无封面信息
查看本期封面目录

古汉语研究

1001-5442

43-1145/H

2019,(2)

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平台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现代服务业共性关键技术研发及应用示范”重点专项“4.8专业内容知识聚合服务技术研发与创新服务示范”

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资助 课题编号:2019YFB1406304
National Key R&D Program of China Grant No. 2019YFB1406304

©天津万方数据有限公司 津ICP备20003920号-1

信息网络传播视听节目许可证 许可证号:0108284

网络出版服务许可证:(总)网出证(京)字096号

违法和不良信息举报电话:4000115888    举报邮箱:problem@wanfangdata.com.cn

举报专区:https://www.12377.cn/

客服邮箱:op@wanfangdata.com.cn